29 3 月, 2024

TEXT by BJ周

2018年的除夕,我在印度迎接新的一年來臨,因為我的朋友娜塔莉邀請我參加她在海德拉巴(Hyderabad)舉行兩天的婚禮。

別以為娜塔莉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,她和她的老公都是移民美國的二代印裔,雖然兩人都受西方教育長大,可是到了結婚大事上,他們還是隨從父母安排,回到印度舉行傳統儀式。

我問娜塔莉怎那麼聽話?

她無奈地說「我父母也得遵循家族老輩的意思,我們家在當地是望族,婚禮要辦得風光才有面子。」

印度明文廢除種姓制度,娜塔莉在美國也跟他人平起平坐,可是不代表她能悖理違情。

不只娜塔莉妥協了,朋友麥可迎娶在美泰裔二代的女友,兩人結婚舉行了兩場婚禮,一場在美國採用西式,一場在泰國採用泰式,免得親家變仇家。

還有一位朋友凱若琳,原本只想穿著白色婚紗在戶外請牧師證婚,然後跟一群好友吃蛋糕歡慶,結果在父母堅持「不請客沒體統」之下,最後補辦席開五十桌的婚宴,新娘還特地穿上紅色旗袍,與新郎一桌桌的向親戚敬酒。

提姆娶韓裔二代女孩,更誇張。白天穿著西式禮服在教堂舉行婚禮,晚上換穿長袍馬褂和傳統韓服,在中國酒店舉行婚宴。

異國定位

根據皮優研究中心(Pew Research Center)調查指出,在美國,第一代華裔移民仍然按照傳統方式在美國生活;第二代華裔雖然多用英文溝通和社交,與主流社會接觸也比較多,但他們與第一代混合生活的模式,受到華人長輩的影響十分明顯。

從我朋友們的例子來看,這種影響當然不止是華裔,難怪美國亞裔僅有27%認為自己是典型美國人。這種認同還都是來自二代移民。那麼,其他人怎麼給自己定位呢?

最近有部電影「瘋狂亞洲富豪」(Crazy Rich Asians)在美加大賣座,跌破好萊塢眼鏡不說,很多亞洲觀眾也不明白這部片子為何爆紅?

其實,該片一開始是在推特上的亞裔社群造成話題,引起熱烈討論和關注之後,大家口耳相傳,然後拉朋引伴去看。據說,有人在戲院裡看見女主角朱瑞秋遭到刁難排擠而落淚,許多亞裔二代都認為內容表達了他們的心聲和感受。

2018年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結果,美國現有2141萬亞裔,其中華人超過500萬,是全美亞裔中最大的族群。

華裔第一代移民回到故鄉仍會受到歡迎,已在異國生根的ABC(美國出生的中國人/American Born Chinese)卻是走到哪裡都被視為「非我族類」,還被謔稱為黃皮白骨的「香蕉人」。

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「峇峇娘惹」,也是移民海外的華人後裔,但是環境背景和時代想法已經截然不同,今天的美國華人後裔,既不能數典忘祖,又要融入社會主流,夾在恪遵傳統和入境隨俗之間,往往會出現衝擊和矛盾。而且如何取捨,有時不能自己做主。

再看回印度舉行婚禮的娜塔莉,邀請來賓學習跳印度古典舞蹈,一起在婚禮上獻舞祝福。之前她還傳來舞蹈的CD,囑咐我們務必認真研習。乖乖,玩真的?她似乎忘了,在美印裔被謔稱為ABCD(美國出生的困惑印度人/American-Born Confused Desi)。

其實,不論是哪國移民,移居異鄉都會產生文化隔閡,隨著不斷適應融合,就會出現一種介於祖國和在地之間的生活轉變,通常三代之後完成同化。從新馬的「峇峇娘惹」到美國的「ABC」,說明了地球村人類遷徙繁衍的演進現象。

☆原文刊登品雜誌2019年二月號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